学习安徽网-凯时尊龙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凯时尊龙-ag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 > 理论研究 > 研究成果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时间:2022-06-25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汪庆玲 袁青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写入“十个明确”。深刻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涵和要求,对于我们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深刻领悟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唯物史观的结论,是在理论层面所进行的科学阐述。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则是从制度层面将共同富裕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初步尝试,最后以苏联解体而终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把共同富裕一步步变为现实过程的探索,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基础上,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阶段,是一场以生产力变革为基础、以社会形态跃升为实质,以缩小贫富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在与共同富裕以往所取得的成效相比较下的更高要求,是为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打基础的必然要求。

(一)从客观方面来看,物质、精神富裕是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基础。

一是表现为物质上的富裕,衣食住行等物质极大丰裕,工农产品供应充足。二是表现精神文明获得同步发展,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如期建成,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丰富健康。

(二)从主观感受上看,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在“共同”。

共同富裕的基础虽然是客观的,但共同富裕的主观感受则多是比较出来的。一是纵向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二是横向比较,与其他比差距;三是与自己的期望值比,看心理落差。所以要增强老百姓共同富裕的主观感受需要从三个方面去着手。在期望值方面,既要树立目标愿景,调动全体人民参加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和信心,也不能说过头话、吊高胃口,防止心理落差过大。在生活水平提升方向,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与经济社会数量指标要同步提高,否则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主观感受差。在缩小差距方面,通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举措,使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保障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大幅度提高,从纵、横两个方面共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从本质上看,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核心在于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这三十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的新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关键阶段。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的同时,我国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将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向全面均衡发展提升,橄榄型社会结构将加速形成。

其次,共同富裕以“人”为终极发展目标。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涵盖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人民在发展中共同奋斗,共建共治共享,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不断地、逐步地实现人对自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个体品质、行为方式的超越与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基本要求

(一)夯实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持续增加社会财富是硬道理。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解决新矛盾需要新的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化解新矛盾的发展,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二)把握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核心——效率与公正的均衡状态。

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实现共享都是其中应有之义,关键是要处理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使之达到合理的均衡状态。习近平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习近平的这段论述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正的关系提供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即“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三)做大共同富裕的“基本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促使社会结构向“橄榄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发展新引擎的需要,必须多措并举。首先,稳住高校毕业生群体、专业技术人才群体、中小企业主等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通过深化改革帮助他们扩大经营、持续增收、不断发展,使之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中坚力量,并推动他们向高收入群体发展。其次,激励高收入阶层进一步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水平提升,都需要有更多的投资、更多的研发投入,需要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收入阶层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全面激励创新创业。强化产权保护的法治环境,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健全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全面激励创业创新,充分激活并引导高端要素投入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创业保障机制,让创业创新失败者不至于因创业失败丧失稳定的生活,创业失败不失志,有东山再起的勇气和信心。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绪梅 高林

执行编辑:柏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