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主要矛盾为群众办实事-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ag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 理论研究 > 研究成果

紧紧抓住主要矛盾为群众办实事

作者:王小龙 张绪梅 高林来源:学习安徽网原创时间:2022-12-30 10:30:24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群众办实事,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切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一、紧紧围绕发展不充分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是指整 个社会的发展总量尚不丰富、发展程度尚不够高、发展态势尚不够稳固。现阶段,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聚焦创新、绿色、开放发展不充分突出问题,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战略高 度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着力解决老百姓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北斗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势头强劲,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但仍需清醒看到,我国创新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比如,基础研究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较低,创新动力能力不足;创新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快科技创新,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确保科技事业始终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1.围绕“四个面向”和“成果转化”求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问题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买是买不来的,只能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集中精锐,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等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用先进科技护航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推进科技 成果转化,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转移服务平台,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经理人,大力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2.围绕“四送一服”和“专精特新”求解中小企业创新动力能力不足问题

“众”,积厚成势;“创”,破茧成蝶。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深入企业园区送思想送政策,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加速惠企政策兑现;深入企业园区送创新项目,协助各地谋划产业发展,加快招引创新项目;深入企业园区送生产要素,摸排企业在融资、科技、用工等方面要素需求,帮助企业缓解要素制约难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企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工业“四基”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明确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补短板”和“锻长板”;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并通过工业设计促进提品质和创品牌。通过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3.围绕“破四唯”和“立新标”求解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问题

科技评价是科技活动的指挥棒,对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破解“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全面纠正科技成果评价中单纯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取得显著应用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等高质量成果,提高其考核评价权重;科学确定个人、团队和单位在科技成果产出中的贡献,坚决扭转过分重排名、争排名的不良倾向,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建立更科学、更公平的评价标准,确立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以同行评议为主,应用研究成果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等等;建立政府、市场、第三方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等多主体评价机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式,切实把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正确评价导向树立起来,把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健全起来,发挥人民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让心怀“国之大者”担任主角,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二)着力解决老百姓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各地不以gdp论英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祖国大地正在绿起来、美起来。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国绿色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比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有些人在生活上求“大”求“奢”,浪费严重;部分地方和公众对垃圾分类工作认识不到位,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优美的 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围绕解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能否实现“绿色化”,直接关系人民幸福。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对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管理,用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全面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循环发展,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理,强化建筑、交通节能,发展节水型产业,推动各种废弃物等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用能需求。控制污染物排放,做好“三散”治理,对“散乱污”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清理,建立台账,制定措施,彻底整治;加强散煤管控,全力推进“双替代”工作,实现清洁取暖;构建企业和社会绿色供应链,推进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回收,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绿化”,大幅减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让良好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2.围绕解决奢侈浪费和垃圾分类引导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它包括生活理念绿色化、消费行为绿色化。反对奢侈浪费,筑牢绿色消费理念,结合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居民更多选择节能家电、绿色住宅、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传承理性消费文化,大力宣传坚守本真、勤俭互助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过度消费、跟风消费、攀比消费;践行绿色生态观,从自己做起,从节约电、水、油、气等身边小事做起,影响并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改变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进垃圾分类,下足功夫,加强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和垃圾投放点现场“教学”工作,鼓励小区居民自行协商垃圾房布置、垃圾投放时间等问题,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解题”中来;树立系统观念,将垃圾分类纳入“一网统管”建设,将垃圾分类学习纳 入中小学“开学第一课”,纳入党员干部必修课;推动由点到面,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督促引导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努力。

3.围绕解决天蓝、水净和食品安全深化生态环境治理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集中攻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有效保护居民饮用水安全,坚决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 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着力解决老百姓在开放发展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提高、新突破。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挑战,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国内方面,部分地区不关心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只考虑建设本地区本区域小市场、搞自己的小循环,同时供给体系还难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开放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1.围绕解决原材料进不来和货物出不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是把握我国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面对原材料进不来,积极推进进口多元化,加强国际合作,帮扶因环境受困的外贸企业,拓展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装备等进口来源;构建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只要国内循环越顺畅,就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向国内聚集,进而解决原材料进口难题。面对货物出不去,要注重了解国际事务,深入研究利益攸关国、贸易伙伴国、投资对象国的情况,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发挥国内市场巨大优势,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居民消费,实现货物内部消化和居民日常消费的有机统一。

2.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

国内大循环是全国统一的大循环体系,而不是不同区域各自为政的小循环体系。各地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与主动性,去除自身市场壁垒、行政壁垒,避免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将各地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全国统一大市场里的科学合理配置;统筹协调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打通“区块”、“省域”和“城市”、“城乡”等不同区域空间之间的经济循环,形成以国民经济循环顺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国家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内生动力的经济循环体系,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3.围绕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中国立足自身实际、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所作出的主动选择。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高标准自贸区战略,推进自贸区建设扩围提质,大幅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加大引资引智力度,补齐产业链短板,提高产业链自主性和现代化水平;顺应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不断夯实有利于亚太区域价值链发展的制度基础,加快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探索参与全面且先进的跨太平洋ag尊龙凯时的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的可能性,通过深化地区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和供应链网络建设,构建中国价值链的全球板块,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紧紧围绕发展不平衡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聚焦协调、共享、党的建设发展不平衡,自觉主动解决好老百姓在发展不平衡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

(一)着力解决老百姓在协调发展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科学决策,我国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全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比如,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还未完全打通;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程度不高;文化产品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一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推动协调发展,就要抓住老百姓在协调发展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1.聚焦人才和要素求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大力挖掘乡村各类能工巧匠、传统技艺传承人,以及乡村其他各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乡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切实全面提升乡村未来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深化要素市场配套改革,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充分对流,破除城乡间人、钱、地等关键要素自由流动、有效配置和平等交换的制度障碍,畅通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下乡通道,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2.聚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求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缩小区域差距,是推动共同富裕前进道路上的重要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聚焦提升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的发展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立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城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研究制定跨省转移接续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加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衔接,强化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合作,稳步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3.聚焦文化产品和文化设施求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问题

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立足老百姓的特点和需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新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重视群众在文化需求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内容资源上不断进行更新,更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公共属性,从百姓立场来看待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规范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补齐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短板,在城市更新等项目中加大基层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需的匹配程度,充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着力解决老百姓在共享发展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入手,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目前,我国共享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比如,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增长和百姓预期存在差距、低收入者劳动报酬偏低;部分地区还存在住房难、上学 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推动共享发展,就要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共享发展不平衡问题入手,把群众呼声作为反馈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重 要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基本标准,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

1.聚焦增收和就业求解收入不平衡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乃民生之源。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分配格局,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畅通社会各方面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增加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加大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充分就业。

2.聚焦住房和上学求解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问题

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质量。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针对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房价比较高、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确保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大学校及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力度,改善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共享优质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3.聚焦医疗和养老求解公共服务不平衡问题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改善和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立高质量的分级诊疗体系,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建设智慧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广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引导优质养老服务机构进社区,大力发展各类像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行助餐等多元化社区服务,加快养老产业与医疗、保险、旅游等产业融合步伐,大力发展旅居养老、康养小镇、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三)着力解决老百姓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全国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共筑坚强战斗堡垒,9000多万名党员争当先锋模范,党员干部队伍焕发生机,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但党的建设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比如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流动性大;教师师德师风问题依然存在,不少青少年群体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负责精神和使命感不够坚定;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建水平,就要紧紧围绕老百姓关心的党的建设发展不平衡问题,抓住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1.聚焦党组织作用发挥和党员教育管理求解非公党建发展不平衡问题

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巩固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内源动力。一方面,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着力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与企业主的沟通交流,取得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指导非公企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推动企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坚持讲究共性又突出特性,把准企业党员的特征,把党员的身份、工作性质、需求等有机结合,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流动党员等分层分类进行管理,将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注重发展党员工作,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确保党员“留得住”。

2.聚焦师德师风和思政教育求解学校党建不平衡问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方面,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强化高校教师“四史”教育,设立以教书育人为导向的奖励,建立教育行业从业限制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 素质和师德素养。另一方面,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等学科“铸魂育人”功能,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聚焦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行动力求解农村基层党建不平衡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把农村基层党建放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设计,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培养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两委”队伍,建立规范化乡村治理体系,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化、民主监督常态化,增强党组织带领村庄和农民致富的发展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坚持集中培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参加集中轮训培训、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用好党的组织生活这一经常性手段,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组织党员定期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按期交纳党费,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激励关怀帮扶党员,激励党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入选《百年辉煌的生成密码》一书)

责任编辑:张绪梅 高林

执行编辑:柏尧           

网站地图